Our Blog

一个人的认知里,藏着他读过的书
2022-05-07
一个人的认知里,藏着他读过的书
其实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一把锁,读书就是打开认知枷锁的钥匙。

你读的书里,每一页都是成长的刻度。

01

任正非曾说:

“我的工作就是读书,无论去哪儿出差,我都会带上一本书,别人飞机上睡一觉的工夫,300页的书我就翻完了。”

在华为,任正非要求高管们有“宽文化背景”。

简而言之,就是军事、哲学、政治等各种领域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

在任正非看来,那些看似跟工作无关的书籍知识,完全可以迁移到生活工作上。

30多年来,他一直倡导这个理念并躬身实践着。

他从李冰父子治水的故事中得到启示,写了一篇《深淘滩,低作堰》的文章,明确了什么是华为生存之本。

他在了解秦朝历史,观看《大秦帝国》时,从商鞅身上领悟到,变革不能太激进,会人为增加变革的成本。

《隆美尔战时文件》反映了如何在点上突破进而取得全局胜利,他读得津津有味,马上推荐给华为的高管们。

读书就是将别人的思想,变成一块块基石,铸造属于自己的思维殿堂。

无论是破局之法,还是处世之道,都能在书中找到方向,找到答案。

王石在深圳的时候,经常专程到香港淘书看,他最爱看名人传记,他说:

“读书让我懂得尊重规律、迎合趋势,这让我走得比别人更远。”

芒格每天必读《华尔街日报》,各种经典著作也常不离手,广泛的阅读面让他能洞悉人性,也让他从更高的站位去观察股市。

对于自己的成功,他说,学习投资很简单,只要愿意读书就行了。

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

生活工作的所有难题,书中自有答案可寻。

你学的每一个知识,都可能成为你电光火石的灵感,为你打开广大的思维世界。

那些读过的书为你铺下长长的路,帮你横渡万丈迷津。

02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改变其气质。

曹德旺成立福耀公司的前几年,志得意满。

上海锦江饭店的一个老总因为欣赏他,特地跑来与他结交。

几天的交流过后,送了他一本《曾国藩》,曹德旺反反复复把书看了好几遍。

他看到曾国藩年轻时傲慢至极,做侍郎时,与京城同僚经常发生摩擦,创办湘军时,与地方官场关系紧张。

后来,曾国藩悟到,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他开始立身修心,做事谦虚,待人温和,最终成为“半个圣人”。

这时,曹德旺也才明悟了老总的委婉劝诫;做人身段要软,要适当收敛锋芒。

他特地请书法家写了一副对联挂在办公室: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以书为镜,关照自身,可以悟修身之道,明待人之理。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说过一句话:

“我们为什么需要阅读,因为阅读可以让我们不断超越自己的偏见,走出自己的狭隘。”

以前,罗翔生性冷漠,张口就是“关我什么事”,心高气傲,看不起身边的同事,同事一犯错,他便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他曾坦言:“我是一名湖南人,从小我就为生为湖南人而骄傲。我瞧不起一切外省的人与事,也对外省人不屑一顾。”

后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他窥见了自己的自私和褊狭,性格和三观渐渐发生了改变。

他读《罪与罚》肃清了自己头脑中很多混乱的哲学,直面内心的幽暗,重新审视前进的路;

读《杀死一只知更鸟》时,他对于正义和善良,有了更加深刻和理性的认识。

从偏见到包容,从冷漠到良善,罗翔与哲人对话,不断地自我叩问,不断地自我修正。

《生活的艺术》里有段话说:

“人一定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顽腐,顽见俗见满身,一个人的落伍,迂腐,就是不肯时时读书所致。”

一个人如果不以书籍为跳板,去看多元的世界,去聆听智者的引领,就会容易落入自身的狭隘。

在文字的浸润下,我们才能变得圆润且有光芒,多一份包容,多一份谦和。


03

宁夏农民作家康鹏飞曾谈过他的故事。

他十几岁时就辍学去打工,在建筑工地上搬砖、和砂浆,微薄的工资只够果腹,他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

后来他集结了几个农村青年,成立了一个叫“蝴蝶”的帮派,专门干偷鸡摸狗、顺手牵羊的事,成了当地谁都惹不起的街头混混。

有一天,他带着一伙人在街上闲逛,路过一个书摊时,他习惯性地“顺走”一本书。

回到住处,闲来无事的他便翻起这本书,结果书里的一句话让他醍醐灌顶:

“一个人一生中总有个觉悟时期,而这个觉悟时期的早晚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命运。”

这本书,是《平凡的世界》。

在那七八天时间里,他茶饭不思,心绪却随着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高低起伏的人生际遇久久难以平静。

他说,我感觉孙少平比我困难多了,比我穷多了,为什么人家还能干,咱为啥就不行?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审视这个世界。

他主动找到书摊的主人,坦白了偷书的经历。

然后解散了帮派,老老实实地打工挣钱,期间抽出空来读书学习,写文创作。

多年来,他累计发表文学作品十余万字,小说《夜班车》获得全国首届文学鲲鹏奖。

回忆起过往,他不禁感慨,要不是当初看到了路遥先生的作品,他现在肯定也和那几个同伙一样,落个牢狱之灾,悔恨终生。

人生的救赎之道,命运的嬗变,也许就藏在一句话中,一个故事中。

对于许多人来说,阅读是提升认知的最佳渠道。

浩瀚典籍中,千百种人生轨迹呈现在你眼前,你会醒悟到,原来人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管窥效应。

当一个人的眼睛,只能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那么他只能看到管子里面的东西。

不读书的人,三观的形成单一,容易受限于眼前的方寸之地。

阅读能让我们从不同维度去看待世界、看待自己。

最后借用哲学家黑塞的一句话赠予大家: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给你带来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微博
病毒逐渐清零,上海一去不回
2022-05-02
病毒逐渐清零,上海一去不回
封城中的上海传来消息。

连续一周,2万,1万,几千……每天,新发现感染者数量都在以指数级下降,最新是4月30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8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7084例,全部为管控区发现。而在4月29日这天,嘉荷新苑方舱医院正式关舱,这是上海首个投入使用的市级方舱医院,也是第一个关舱的市级方舱医院。

虽然还没有官宣,但这是将近50天以来,上海疫情向好的第一个转折点。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基本上实现了社会面清零。而连续几天的数据,也可以说基本确立了向好的趋势。病毒是可以清零的,但是清零之后呢,我们熟悉的那个上海还会回来吗?

【1】高维度宇宙的上海
很有可能,那个我们熟悉的上海不会再回来了。有些事一旦发生,就会以不可阻遏的趋势向前发展,就像漫威宇宙中那位古一大师手中的时间线一样,发生了疫情的上海,和那个没有发生过疫情的上海,已经处于两个不同的宇宙之中了。

而上海对于中国,曾经很长时间看起来处于另外一个宇宙之中。自开埠以来,上海五洋杂处,经济发达,市民文化繁荣,物资供应丰裕,长期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尤其是在过去那个普遍短缺的时代,上海更显得鹤立鸡群,高出不止一个身位。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工业、航运、贸易、科技创新中心城市,2021年,上海GDP成功突破4万亿,达到4.32万亿元,继续蝉联中国经济实力最强城市。世界500强大公司,绝大多数都在上海设有总部和中心。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对外口岸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承担了全国约四成的入境国际和港澳台航班。

上海对国家的贡献也无出其右。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蝉联世界第一,2021年占全国总吞吐量近17%;2021年,上海净上缴中央财政税收9294亿元,占当年整个中央转移支付总资金的十分之一,仅次于广东。而广东是一个省,无论是人口、面积还是资源,都大大超过上海,上海才是真正的中国现金奶牛。

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上海的城市管理水平、文明程度,上海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都曾经和内地不在一个位面。毫不夸张的说,上海就是中国现代城市文明的鼻祖,为中国城市管理树立了行业标杆,生活在其中的上海人把其他地方都称之为乡下,是有道理的,不服不行。

但是疫情来了,最终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即使是疫情过去,上海也再也回不去了。

【2】跌落尘埃的上海
上海人以前是不囤物资的,囤货这种习惯,是前现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农业是看天吃饭的,难得碰到风调雨顺的时候,无论是条件再好的家庭,都会备着一些存粮,以防天灾。

相比之下,上海已经进阶到了现代城市文明,以市场经济形成了调度丰裕物资的能力,即使是在那三年期间,上海也没有出现过物资短缺问题。大白兔、麦乳精、蛤蜊油、百雀羚、回力鞋、凤凰自行车、飞人缝纫机、上海牌手表等等,共同构建出在内地人眼中处于高维度的上海天堂。

但是在这次疫情之中,上海出现了较为普遍的物资短缺现象。从来没有囤货习惯的上海人一开始是懵的。我在3月初奉劝一位上海朋友多囤货,他却不以为然,说自己没有这种习惯。确实,上海人也没有这个习惯。然而随后,整个上海都陷入到了对物资的焦虑之中。

这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过去的物资丰裕,是建立在与市场相匹配的一整套基础设施之上的。中国物产最丰富的长三角地区,本来不缺食物,但是从产地到餐桌之间,是一套复杂的供应链,只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完美抵达。

然而随着全域静止政策的推出,这个链条被中断了。虽然行政系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根本无法弥补和替代这套系统暂停之后带来的缺失。即使是适时而起的团长们,也只能满足其中最基本的需求。上海人的生活,一夜之间从要啥有啥,跌入到给啥吃啥的窘境之中。

【3】令人伤心的上海
古文泰斗裘锡圭老先生要一棵青菜,华师大出版社的万中一先生要一袋馒头,就连京东的最大投资人徐女士,也只能通过团购解决问题。而华师大新村的退休教授们,甚至饿到在网上公开呼救。这种状态并不是个案,而是普遍存在,哪怕是到了4月30日,在新民晚报的直播中,也还有90岁的阿婆舍不得花80元买米而陷入饥饿之中被迫打来求助热线。

这些都是非常优雅知性懂礼仪的老派上海人,懂得互相尊重,不愿意去麻烦别人。他们是骄傲的,也是坚强的,公开求助,就相当于把自己的不堪告知世人。这是不可以接受的,90岁的阿婆在求助的最后近乎哽咽,这已经是委屈到了极点。这段录音,任何人都会闻之落泪。而在官方公布的死亡案例中,也不乏“电解质紊乱”、“重度营养不良”等情况,换句话说就是饿出来的毛病。

看病问题成了另一个关注的焦点。西安发生病人因缺乏核酸证明而无法得到及时救助的时候,我们还表示了震惊与愤怒。而上海则出现了更多更频繁的同类事件。郎咸平的母亲、小提琴家陈顺平,还有许多其他的病人,都因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去世,一纸核酸检测的证明,就封住了许多人的求生通道。

这就是“战时状态”,这种状态把社会资源集中起来,用于一个特定的目标。而其他人的需求如果与这个目标不一致,就很难被满足。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当集中起来之后,其他需求就得不到这些资源,所谓的“挤兑”就是这样发生的。

在基层的城市管理,也在封控之下漏出了破绽。保供名单里的企业,被扒出了各种奇葩。部分政府发放的物资,被称为“堪比315晚会”。云南给宝山送来的捐赠物资,出现在了小区的团购群里。闵行梅陇镇发放的老母猪肉,来自一个资质可疑但却进了保供名单的皮包公司……

【4】给人启发的上海
这并不是行政系统想要这么做,这套系统从居委会到顶层设计,从来就是从市场中生长起来的,不是为了这样的极端情况设置的。我相信城市的运营者想要努力为民众提供更好的物资来应对这一局面,然而一旦市场机制崩溃,计划和行政命令替代之后,就必然会发生这种崩坏现象。这才几天,钻空子的人就已经开始从最底层啃噬这套看上去严密无比的制度。

所以,上海的疫情给了我们观察的机会。我们有机会看到一旦市场层面被替换,计划和命令的体制会发生怎样的问题。如果发现了问题,普通人的想法可能是用更为严厉的行政手段来强化这套做法,加强监管!他们要求这么做。可他们忘记了,原本是有一套更有弹性,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更加尊重个人,更加灵活的机制在发挥作用。

市场的需求正如北外滩地砖缝里长出的小草,只要给点阳光雨露,即使是石头里面也能酝酿出生机,哪怕是计划和行政命令的制度坚如磐石,也不能阻挡这种需求。再多的固化措施,只能制造更多的问题,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这套不断被强化的做法。

【5】被逃离的上海
如果说囤货只是供应链中断在生活层面的展示的话,在产业经济层面将显得更加致命。随着供应链的中断,企业面对的是生与死的挑战。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你停一天,你的竞争对手不仅会继续生产一天,而且会努力加大产能以努力替代你的地位。损失是巨大的,谁都扛不住。

4月18日,安森美(OnSemi)宣布关闭位于上海的全球配送中心并将其迁往新加坡和马尼拉,安森美是全球汽车芯片大厂,为全球汽车感知领域提供了80%以上的电子元器件。韩国、日本、法国在上海的总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中国的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上海是最重要的汽车产业中心。上海疫情发生之后,全国汽车产业链上94%的企业,特别是50%与电动汽车相关的企业,遭遇重击。每停摆一天,上海市汽车产能将减少7762辆,产值将损失20.18亿元。蔚来汽车停产后,其CEO 李斌无奈表示:“一辆车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

如果上海的汽车配件运不出去,那么就会影响全国各地的整车厂,而汽车类消费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十分之一,占GDP比重超过4%,如果汽车销量整体下滑20%,GDP将影响0.8%。

产业链是承受不起这种长时间的停摆,更承受不了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全球资本是流动的,只会前往更加安全,更有确定性的地方而去。川普、拜登拼了老命,想要把产业链拿走,中国都没给他一点机会。只要供应链在,世界经济的中心就在。然而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一基石开始动摇。

【6】被彻底改变的上海
越南已经开始承接来自全球资本的转移,李嘉诚的公司卖掉了英国的资产,开始加仓越南。大家尽可以看不起他的投机性,但不能嘲笑他在投资领域的专业性。一定是嗅探到了趋势的转变。而越南这个国家表现出的蓬勃生机,与我们的过去曾经何其相似?

供应链的转移,全球资本的流失,加上停产一个月的损失,还将导致上海GDP失速,并有可能失去保持了近百年的中国GDP第一城的宝座。2021年,上海和北京的GDP,分别是43215亿元和40270亿元,相差不到3000亿,正好就是一个月的差距。上海失去了一个春天,而北京不止拥有春天,还拥有更多的行政资源。

疫情终究会过去,但对上海乃至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很大变化,不再视囤货为一种落后的生活理念。这一变化将与内地其他城市接近,平时也要囤一点有用的物资。

而更大的变化在于,疫情期间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将上海这一卓然不群或者说鹤立鸡群的顶流城市,拉回了普通城市的行列。原来上海也跟内地其他城市有着差不多的问题!这种心态上的变化是百年来前所未有的,而这个变化也是令人难过而伤感的,我们眼睁睁看着一个高高在上的女神,被拉下了神坛。

那个上海,终究一去不回。
分享到微博